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犯過失致人死亡罪,辯護人以被告人犯交通肇事罪進行辯護。庭審中,法庭播放了寶馬車進入住宅小區至事發后被告人報警的完整監控視頻。
法院經審理查明,被告人伍坦,男,34歲,系當地一私營業主的駕駛員。2010年9月7日11時許,被告人伍坦駕駛寶馬X6越野車,在新沂市新安鎮良辰花苑小區10號樓3單元門前道路上由東向西倒車時,因對車后路面狀況疏于觀察,將3歲半幼童李某某撞倒、碾軋,后因判斷失誤向前提車時又一次碾軋被害人,其下車查看時又因操作不當,將停車擋位掛入倒擋致使車輛后退,導致該車左側前后輪再次碾軋被害人,致被害人受傷,經醫院搶救無效于當日死亡。案發后,被告人伍坦撥打報警電話110和救護電話120,并在現場等候,至公安機關后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
其后,被告人伍坦積極認罪,真誠悔罪,被告人的親屬、車主與被害人親屬簽訂了賠償協議,賠償了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精神撫慰金等,并取得被害人親屬的諒解。
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人伍坦駕駛機動車輛在居民小區內道路倒車時,應當預見其行為可能危害他人的安全,因對車后路面狀況疏于觀察,將在車后玩耍的幼童李某某撞倒、碾壓,后因對該車輛操作不當,致該車左前后輪再次碾壓被害人,應當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定罪處罰。案發后,被告人主動撥打電話報警,并在現場等候公安機關處理,到案后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系自首,依法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被告人認罪、悔罪,其親屬等積極賠償被害人親屬損失,并取得被害人親屬的諒解,可對被告人酌情從輕處罰。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之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的,判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法院根據被告人的犯罪的事實、性質、后果和其具備的法定和酌定情節,判處被告人伍坦有期徒刑4年。
(慈延年 張彤 徐志華 張凌飛)
審判長釋三疑
在庭審結束后,本案的審判長接受記者采訪,解釋了本案中最引人關注的三大問題。
1 為何不是故意殺人罪,也不是交通肇事罪?
故意殺人罪和過失致人死亡、交通肇事罪的根本區別在于前者是故意犯罪,后二者是過失犯罪。
本案中監控錄像、被告人供述及有關證據證實,被告人伍坦倒車前沒有注意觀察車后狀況,也沒有等到車載雷達啟動工作就向后倒車,導致被害人被碾軋,此時被告人伍坦對被害人被碾軋的主觀心態顯然是疏忽大意而非故意。其后,被告人伍坦沒有及時正確判斷車輛顛簸的原因而將車輛向前開,導致被害人又被碾軋,此時被告人伍坦主觀上仍屬于未盡到注意義務的疏忽大意。
綜合全案發生發展的過程,被告人的行為客觀上雖然導致了被害人被車輛多次碾軋,但從事前、事中、事后情節審查判斷,被告人主觀上并非希望或放任嚴重后果的發生,根據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法院認定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故意殺人罪。
關于被告人的行為是公訴機關指控的過失致人死亡罪還是辯護人提出的交通肇事罪:上述兩個罪名侵犯的客體不同,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客體是交通運輸安全,過失致人死亡罪侵害的是他人的生命權利。使用機動車觸犯上述兩個罪名,主要區別是看被告人犯罪的場所。交通肇事罪發生地點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圍內的道路上,而本案發生的地點在相對封閉的小區內,并非屬于公共交通管理范圍。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圍外,駕駛機動車輛致人死亡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規定定罪處罰。本案中,被告人在小區內駕駛車輛致被害人死亡,應定性為過失致人死亡罪。
2 有期徒刑4年是重判還是輕判?
本案定性為過失致人死亡,法定刑是3至7年有期徒刑。被告人具有投案自首的法定從輕或減輕處罰情節,且被告人還具有歸案后積極認罪,真誠悔罪,積極賠償,取得了被害人親屬諒解等酌定情節,本院決定從輕處罰。結合公訴機關3至5年有期徒刑的量刑建議,最終量刑4年。
3民事賠償是如何處理的?
被害人親屬于2010年12月8日向法院先提起了民事訴訟,要求被告人伍坦和車主張某某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經法院主持,雙方自愿達成調解協議,伍坦和車主張某某共同賠償被害人親屬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等各類經濟損失。該民事調解書已經生效并履行完畢,被害人親屬書寫了書面諒解書,“對伍坦犯罪行為表示諒解,建議可以從輕公正處罰”。
地 址:東莞市長安鎮廈邊社區大板地二路1號廠房6樓
電 話:0769-82797746
電 話:133 1662 1999 / 李先生
郵 箱:133 1662 [email protected]
網 址:www.ioths.com
微信二維碼:
*本站相關網頁素材及相關資源均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速告知,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東莞市卓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訪問量: 【 百度統計】【 BMAP】【GMAP】 【后臺管理】